川渝藝聚賀華誕 梨園薪火續(xù)情深——周祥新生辰慶典暨川劇展演圓滿舉行

11月19日至22日,四川江油碩豐園鼓樂鏗鏘、賓朋滿座,為期四天的周向新先生69歲生辰慶典暨川劇展演溫情啟幕。川渝兩地藝術(shù)名家、川劇同仁及親友齊聚一堂,以戲傳情、以愛獻禮,在親情與梨園情的交融中,上演了一場兼具溫度與傳承力量的文化盛宴,讓川劇藝術(shù)的薪火在歡聚中愈發(fā)熾熱。

名家云集致敬堅守 鼓樂開篇燃動全場
慶典伊始,6名鼓師、5名琴師聯(lián)袂登場,奏響激昂開篇。鼓點起落干脆利落,時而如驚雷奔涌震撼全場,時而如春雨淅瀝輕柔婉轉(zhuǎn);琴弦撥動間余音繞梁,胡琴清亮高亢、揚琴婉轉(zhuǎn)靈動,鼓樂與琴音交織成悠揚旋律,瞬間點燃現(xiàn)場氛圍。

川劇界德高望重的名家楊昌林先生專程從成都赴會,登臺獻唱《新轅門》斬宗寶經(jīng)典片段。醇厚唱腔與樂師演繹完美契合,情感隨旋律流淌,將角色心緒詮釋得淋漓盡致,贏得滿堂喝彩。談及此行,楊昌林先生動容道:“周祥新多年扎根川劇沃土,深耕藝術(shù)之余心系行業(yè),為民營劇團奔走協(xié)調(diào)建議獻策、爭取支持,用赤誠為傳承注入生命力,值得全員敬佩!今日以戲致敬這份堅守。”

高齡藝術(shù)家輪番登臺,樂師全程精準配合。原巴中川劇團書記、國家二級演員編導(dǎo)86歲的楊志慶老師(廣元虎緒龍先生大弟子,自巴中遠道而來赴同門師弟之約)演唱經(jīng)典選段時,鼓點節(jié)奏沉穩(wěn),琴音蒼勁有力,盡顯老藝術(shù)家風(fēng)骨;85歲的牟耀光老師獻藝,琴音轉(zhuǎn)為悠揚,勾起全場對經(jīng)典的共鳴。川劇新秀曾小梅女士登臺,鼓樂煥活青春氣息,靈動演繹獲全場喝彩后再加演一曲,彰顯傳承新生力量。

親情藝情相融 鼓樂添暖滿溢溫情
正午生日宴席上,鼓樂始終烘托喜慶氛圍。川劇變臉亮相時,鼓點隨臉譜變幻急促起伏,引得賓客陣陣驚呼;白馬藝術(shù)團表演時,琴音輕快明快,貼合節(jié)目風(fēng)格;男歌手邊撒紅包邊演唱,鼓樂奏響歡快節(jié)拍,將氛圍推向頂點。

最動人的親情時刻,樂師放緩節(jié)奏,輕柔琴音中,周向新先生愛妻深情告白:“你69歲了,在我心中仍是當(dāng)年帥小伙!”樸實話語滿含愛意,引得全場會心微笑。同時女兒、女婿、孫輩為壽星送上祝福浸潤人心。

盛宴圓滿離不開周夫人全程統(tǒng)籌籌備、招呼賓客的默默操勞,更少不了同仁無私助力。我演唱《石懷玉驚夢》時,借用姜二哥的扇子,頭飾承蒙同仁提供,張德華老師打造的梁山伯妝容被贊“酷似少年郎”,這份梨園情誼令人動容。楊昌林先生再度登臺致辭,樂師奏響莊重旋律,他細數(shù)周先生深耕川劇、扶持后輩的點滴,盛贊其為川劇界“堅守者”與“推動者”,道出眾人心聲。

彩演好戲連臺 鼓樂鏗鏘續(xù)寫新篇
下午彩演環(huán)節(jié)高潮迭起,鼓師琴師化身“隱形主角”。鼓槌起落力道十足,時而密集如暴雨,時而舒緩如清風(fēng);琴師指尖靈動,胡琴、月琴、三弦交替發(fā)聲,與唱腔絲絲相扣,為表演注入靈魂。
下午,演出熱度更盛,當(dāng)?shù)?0多位觀眾聞名而來,現(xiàn)場座無虛席,掌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。演員們見狀愈發(fā)投入,專為市民加演精彩片段,讓川劇魅力走進尋常百姓心間。表演結(jié)束后,兩位觀眾特意拉住黃正秀老師的手,滿臉贊嘆地說:“你的聲音咋這么好啊,演的川劇太好看了!”樸實的夸贊里滿是真切喜愛,也讓這場演出更添煙火溫情,為李白故居增添了一道靚麗的文化風(fēng)景。

折子戲《太君辭朝》中,江煒林飾演的皇帝與趙四妹演唱的太君配合默契,鼓樂隨劇情起伏,時而激昂彰顯朝堂威嚴,時而深沉傳遞太君情懷,感染力十足;張德培、趙小麗表演時,樂師精準捕捉角色情感,鼓點輕重有致、琴音抑揚頓挫,助力細膩詮釋角色心緒。原重慶江津文聯(lián)副主席周麗娟老師因重慶演出感冒未愈,為帶我登臺仍帶病參演,私下為我糾正唱腔,再演繹《訪友》祝英臺,身段優(yōu)美、情感真摯,鼓樂琴音恰到好處烘托,徹底征服全場。黃正老師及幫腔團隊與樂師默契聯(lián)動,清亮幫腔與鼓樂交織,奏響傳承樂章。

此次四天慶典早已超越普通生日祝福,成為川渝川劇人凝心聚力的傳承盛會。近200名同仁攜鼓師、琴師跨越山海而來,每日上午坐唱、下午彩演,鼓樂相伴、唱腔不絕。從老藝術(shù)家堅守初心到新秀活力綻放,從師門情誼到親情暖意,從同仁相助到跨地域共鳴,這份深厚情誼伴著鼓樂鏗鏘,讓川劇在歡聚中煥發(fā)醇厚光彩,為傳承之路增添溫暖力量,使其在時光長河中綿延不息、綻放新輝。






